湖州师院治安预警信息(2017年第3期)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7-05-09浏览次数:404


【案例】:

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杨去年12月陷入“校园贷”案件,当时,他迷上了一款手机游戏,为了购买装备、充游戏币,三天内他不知不觉就消费了近800元。当他取钱充饭卡时才发现银行卡里只剩100元了,此时,距父母汇生活费还有两周时间。一向“好面子”的小杨便想起了校门口的借贷“小广告”。小杨说,对方要求他提供学信网登录截图及辅导员和家长的手机号码,签了一份类似借款的协议后,就借到了800元。一周后,小杨便开始接到借贷平台的催款电话。小杨借钱时没搞明白“一周10个点”是什么意思,对方骗说还不上可分期还,小杨后来才明白,“10个点”即一周利息10%,更可恶的是,第二周再不还,就会利滚利。 那时小杨每天都会接到催债电话,对方还威胁,一周内再不还就打电话给辅导员和家长,找他们要钱。小杨受不了这种惊吓,他只好向父母老实交代,立即把钱还了。

【案件警示】:

近期, “校园贷”现象在高校校园盛行,面对具有较强消费需求却无持续收入来源的大学生群体,在信用卡入校“折戟”后,越来越多的金融平台开始“抢滩”校园贷款市场。

面对日趋泛滥的“校园贷”,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,不盲从、不攀比、不炫耀,合理消费、理性消费、适度消费。不要相信“校园贷”的小广告,养成理性消费的意识和习惯,不被一时的享乐冲昏头脑,不要为了高消费而盲目借贷。